上海垃圾分类“满月”考②:4种垃圾车分类清运 湿垃圾处置是矛盾焦点

 新闻资讯     |      2019-08-03 20:28:17    |    上海废品回收网

  上海有商贸有限公司开出上万元月薪,招聘小区垃圾分类检查员?

  小区居民都按垃圾分类箱进行投递,然后装进一个垃圾车运到垃圾填埋场?

  ……

  随着7月1日上海市开始正式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这些让人感到新奇或者意外的说法就在网上大量传播。

  上海的垃圾回收处理环节真实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红星新闻记者近日走访了上海垃圾分类处理各流程,发现垃圾处理整个环节都建立了相应机制,并在实际操作中都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执行。同时,记者也发现,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

  保洁员:

  湿垃圾是难点,月薪上万垃圾分类检查员是噱头

  下午5点45分,上海梅园二街坊的保洁员王伟(化名)提前打开了垃圾箱房门。他陆续从中拖出7个墨绿色的干垃圾箱、1个红棕色的湿垃圾箱。随后,王伟打开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房门上的小窗,用橡胶水管冲洗了一遍。

  保洁员王伟拖出垃圾箱并冲洗

  王伟所在的小区严格执行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并未给996白领们时间上的特殊待遇,因此有相熟的居民会把分好类的垃圾提前寄放在王伟处。等到投放时间,王伟解开湿垃圾的塑料袋,把西瓜皮、黄瓜皮等厨余倒进湿垃圾桶,抖了抖塑料袋,把它扔进了旁边的干垃圾桶。

  王伟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垃圾分类并不困难,现在已经不需要每袋都检查一遍,保洁员与志愿者的工作量大减。不过,“由于湿垃圾会散发恶臭,吸引蚊蝇,渗漏垃圾液,很多人都不愿意靠近,甚至有少数居民直接把湿垃圾袋交给保洁员投放。”他每天都要多次冲洗垃圾桶和垃圾房。王伟说,垃圾分类后,生活垃圾中的大部分,如纸张、塑料、衣服等避免了被湿垃圾污染,变得干爽、整洁、无异味,更加方便回收了。

  王伟向记者展示湿垃圾全部“破袋”

  红星新闻记者随机走访上海市多个居民区发现,保洁员与志愿者共同肩负着监督、指导、分拣、绿色账户积分的工作,而街道办和居委会则负责宣传、督导和问卷调查,并没有网上招募的所谓专职垃圾分类检查的工作人员。

  而在约一个月前,斗米招牌网上的一条招聘曾上了微博热搜——上海某商贸有限公司以8000-12000的月薪招聘20名垃圾分类检查员,做六休一,早七晚七。当时,红星新闻记者曾致电该公司及负责人应聘,对方表示已经招满,也不打算再扩招。

  此前登上微博热搜的招聘

  无论是保洁员王伟,还是小区志愿者张莱莱,都直言高薪的垃圾分类检查员只是噱头,随着上海市民熟知垃圾分类,这种低技术含量的事情能够被智能程序替代的工作并没有市场。梅三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小区物业的保洁工月薪3000元。志愿者来自小区住户是无偿的。物业并没有单独聘用垃圾分类检查员,或者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红星新闻记者在58同城、前程无忧等网站上搜索发现,以垃圾分类、上门回收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岗位仍有招聘,但招聘主体为物业公司和保洁公司,月薪在2000-5000元。而以教育、培训、宣传、技术运维为主要工作的环保社工,月薪在5000-8000元。

  上海一家中大型保洁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公司主要聘用55岁以上的老人从事垃圾分拣工作,双方为雇佣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不会考虑高薪聘请专业人士。“月薪上万?我们更需要吃苦耐劳的普通工人。”

  中转站:

  4种垃圾车对应4种垃圾,开往不同末端处理厂

  早晨9点,一辆银灰色为底色,上有黄色和白色条纹的干垃圾车驶入徐汇路的小区,背对垃圾箱房停下,分4次将小区一天积累下来的8桶干垃圾倾倒完毕。

  干垃圾车驶离后,一辆灰黄色相间的湿垃圾车也背对着垃圾箱房驶入小区,清运员将垃圾桶推到车后的固定架上,抬升后倾倒完两桶湿垃圾。

  湿垃圾车驾驶员陈师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就检查结果来看,干垃圾桶里只混有少量外卖盒、塑料或未分清的骨头纸片,湿垃圾桶以厨余垃圾为主,基本都得到了有效分类。“垃圾不分好,垃圾车不收。而且中转站也会检查,两次警告后如果没有改善,会把垃圾车退回小区。”

  干垃圾车

  湿垃圾车

  小区居民张大爷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说,“垃圾车辆分类,杜绝混装混运。不同种类的垃圾车载着垃圾前往相应的末端处理厂,这才能确保生活垃圾彻底分类。”除了张大爷,在几天的采访中,无论是垃圾车驾驶员还是多位小区居民,红星新闻记者都听到了上述基本一致的说法。

  杜绝混装混运,红星新闻记者发现,在上海市颁布实施的《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方案》要求,分类后的各类生活垃圾,必须实行分类收运,尤其是湿垃圾和干垃圾,都要采用专用车辆收运,而可回收物由经上海商务部门备案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或环卫收运企业收运,单位产生的有害垃圾交由环保部门许可的危险废弃物收运企业收运。

  红星新闻记者发现,上海市的新型垃圾清运车中,湿垃圾与干垃圾车为后装式压缩车,车身标明种类。有害垃圾与可回收垃圾车为侧装车,红色对应有害垃圾、蓝色对应可回收物。据介绍,其中一部分老式垃圾清运车因尚能使用仍在使用,未来将逐步被淘汰。

  来自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上海已改造1.7万个分类投放点,更新完善道路废物箱标识4万余只。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已基本形成,全市配置及涂装湿垃圾车1090余辆、干垃圾车近3200辆、有害垃圾车80辆以及可回收物回收车154辆,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8778个、可回收物中转站138个、可回收物集散场8个。

  湿垃圾将被运往中转站——湿垃圾处理场或湿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干垃圾将被运往焚烧厂;有害垃圾将被运往各类危废处理企业,例如电池会被运往危废填埋厂,灯管运往电子交投中心;可回收垃圾则通过中转站——集散场——运往废旧物资回收公司。

  根据数据统计,7月1日至26日,上海湿垃圾日均清运量0.82万余吨,干垃圾日均清运量1.71万吨,可回收物日均清运量0.44万吨,有害垃圾(零星)日均清运量291千克。湿垃圾比6月增加了15%,可回收物增加了10%,干垃圾则下降了11.7%。

  在上海两大生活垃圾集散地——徐浦转运码头、蕰藻浜转运码头,正在为提升分类效率而实施改造。干垃圾车来到位于徐浦大桥下的生活固废集装转运徐浦基地,垃圾压入集装箱,塞满后被放置到集运卡车上,再被吊车运上集运船,经水路前往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或是焚烧,或是填埋。

  垃圾焚烧厂:

  闻不到焚烧气味,湿垃圾车反成最大污染源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最主要的方式是填埋与焚烧。填埋成本较低,但会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地下水、影响周边环境。相比之下,焚烧更加科学,占地相对较少,垃圾减量也更明显。近年来,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水平已大幅降低,是目前被提倡得更多的垃圾处理方式。据统计,上海有4个运营中的垃圾填埋场与10个焚烧场。

  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嘉定区与普陀区接壤位置的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江桥厂占地204亩,建有日处理能力500吨的焚烧线3 条。记者一出地铁站,远远就能望见厂区高耸的铁塔。摩的司机雷女士说,这儿是距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大型垃圾焚烧厂,过去没有分类时,各种垃圾都运往这里焚烧。

  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

  记者在空气里闻不到焚烧产生的气味。不过,当摩的驶入焚烧厂厂区的主干道路绥德路时,一股垃圾腐败的气味扑面而来。上午10点半,根据观察,每分钟都有数辆垃圾车驶进驶出。车身标识显示,这些都是干垃圾车。记者发现,臭味不是来自垃圾车本身,而是老式垃圾车上渗漏出的垃圾液,道路上还散落着一些垃圾碎屑。老式垃圾车的车厢为灰蓝色,车尾垂直于地面,从容积来看,运量大于新式垃圾车。

  垃圾车驾驶员高师傅把车停靠在路边,垃圾液不断从接口处滴落,在地面上积起棕褐色的“水潭”。“水潭”面积超过了车身面积,高师傅只能踮着脚艰难地反复调整、固定车尾门上的锁链和布料。一辆原本清洗街道的洒水车停靠在垃圾车后,不时冲洗车身和地面。刺鼻的气味直接扑进了记者的鼻腔。

  高师傅与不断“漏水”的老式垃圾车

  高师傅不停冲红星新闻记者摆手:不要靠近不要靠近。据高师傅介绍,这里的垃圾焚烧发电,每年能发电1.8亿多度,其中1亿多度电上网供应华东电网。而焚烧后产生的飞灰将运往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集中处置。

  不远处的高架桥下,是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红星新闻记者看到,这里停放着三辆运输医疗废物的环卫车,车厢上有红底黑字的医疗废物标志。中心内部只有一座单层大型板房。中心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里只处理医固废弃物,但他没有告诉记者具体的处理方法。

  垃圾填埋场:

  处理全市生活垃圾1/3,湿垃圾无法100%针对性处置

  红星新闻记者来到距离市区约40公里的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这里是上海垃圾处理系统中末端处置的主要基地,也是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

  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内堆放着运输垃圾的集装箱

  今年6月,老港二期共8条焚烧线全部投入运行,总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将达300万吨/年,约占上海市居民年产生垃圾总量的1/3,焚烧发电每年将可达15亿千瓦时,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垃圾焚烧厂。

  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上海最大的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老港湿垃圾一期项目将于明年底投产。湿垃圾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处理,有机物降解后产生沼气,用于供热与发电,而处理后的沼渣干化后再进行焚烧处理。

  红星新闻记者在2公里外就能够听见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工作的巨大吼叫声,走到近前,发现垃圾场有围墙封闭,进入均需刷卡。垃圾场周边,是大片的农田和防护林,空气中没有多少其他异味,更多味道则来自肥料。附近居民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个填埋场已经有很多年了,至今还在使用。除了建筑垃圾,这里填埋的既有厨余垃圾,也有垃圾焚烧后的残余。

  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黎明有机质固废处理厂,是目前上海市最大的单体湿垃圾处理企业,主要通过让湿垃圾在厌氧环境下产生沼气,再利用沼气发电。今年以来,湿垃圾纯度不断提升,沼气发电的效率也大大提升。目前黎明园区一期日均处置能力为300吨,正在建设的二期工程日处置能力可达700吨,湿垃圾处理能力合计将达1000吨/日。

  上海黎明有机质固废处理厂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唐家富此前表示,2019年上海有12座设施正开工建设,包括焚烧发电设施和资源利用设施等。这些设施建成后,上海垃圾焚烧发电将达到2.8万吨左右,湿垃圾处理量将达到7000吨,最后再保留5000吨左右的填埋,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证分类体系的完整。

  不过唐家富坦言,就末端而言,要将上海生活垃圾严格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置,尤其是湿垃圾的专门处置,目前条件还不够成熟。2017年,上海生活垃圾清运量超过800万吨,日均清运量约2.2万吨,假设清运的垃圾都进入末端处置环节,且其中近三成是湿垃圾,那么全市需要配套近7000吨/日的湿垃圾处理能力。因此,在老港基地规划的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等投运前,上海湿垃圾尚无能力做到100%的针对性处置。

  红星新闻记者吴丹若 (来源: 成都商报 )